新华社重庆6月1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近日在重庆考察工作。他肯定了近年来重庆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变化,认为这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强调,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城市,有较雄厚的科技实力和教育资源,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适应西部开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让科技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6月9日至12日,李岚清由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市长包叙定陪同,考察了学校和科研院所,并与重庆教育界部分校长、教师和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李岚清指出,我们已处于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最大资本,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又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西部开发首先必须着眼于人才的大开发,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吸引、留住国内外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依靠知识和人才的作用,实现跨越发展。
李岚清强调,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要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改革。他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对于提高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素质和实现大开发战略目标意义重大,中央和地方要继续给以扶持、帮助,要抓紧组织开展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尽快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
李岚清说,西部开发要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按照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把西部巨大的科技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事应用科技研究开发的科研院所要抓住机遇,按照中央的要求进入企业、转制为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在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下,面向市场创新创业,真正做到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支撑产业化;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坚持产业化;以科技企业为载体,实施产业化。李岚清指出,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大局的一项工作,各方面都要给予支持。对于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突出的科研成果,政府要协调有关方面,集中力量,加快其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帮助科技型企业和正在改制的科研机构做大做强。
考察期间,李岚清还同重庆市有关部门和医院负责人就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药卫生改革进行了座谈。李岚清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建立和完善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改革的顺利进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搞好这两项改革,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各地对此要高度重视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医药卫生体系。李岚清强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同步实施,通过改革,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他说,医疗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在医疗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层次上引进竞争机制,使病人可以选择医院,促进医院之间的竞争,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使病人能够选择医生,促进医务人员提高医德、医风、医术和服务质量;使病人可以选择药店,让医疗和药品购销在经济利益上分离开来,从源头上避免开“大处方”、加重病人负担的不良现象。同时,要通过强化对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通过对药品采购实行公开招标,促使药品价格在流通环节降下来,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陈至立、朱丽兰、徐荣凯、李子彬、张佑才、王东进、王陇德、郑筱萸、李剑阁等陪同李岚清副总理考察工作。